上岸公式:心态+方法+坚持+运气=成功


心态+方法+坚持+运气=成功


心态


心态决定效率,决定你为考研付出的多少。心态可分长期心态和短期心态。长期心态,是请你给自己一个必须考研的理由,你将做好接下来几个月里,考研作为全部生活的准备,也即在备考的数月里,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将符合考研这个终极目标,你看的每本书,做的每本笔记,甚至你间歇放松时跑的步健的身,或是看的剧听的歌,都是为了提高你接下来的效率,最终都是为考研服务。


短期心态,是你在日常复习过程中,保持适度焦虑。不要因为一时的进度慢而过度焦虑,导致字句不进,囫囵吞枣。也不要太过放松,佛系看书。


尝试在过度焦虑时,订好计划(我在复习时,花了大量时间修订计划,保持心中有数,就不会太焦虑),明确自己的进度,知道自己最终可以完成所有既定学习任务,就会安心一点。


太过放松时,往往是自认为自己进度超前,那就自我打击一番(请适度打击,保持身心健康),

保证适度焦虑对自己学习的内在激励。


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效学习方法(若没有请参考考前突击的做法),在考研期间也要注意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照搬别人的经验分享,这虽是老话了,我还是要提一下。


考研期间备考方法,和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我认为存在着巨大差别。前者是以考研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后者是以丰富自己能力学识为目标的方法。


考研导向的学习方法,我是这么做的:在备前前期通过看真题,做模拟题,以及阅读别人的考研分享,在心中建立起对考研的一把“标尺”,也即考研内容范围和考研评判标准。在之后的学习中,我看的所有书或视频以及做的所有题,我都会在心中评估其是否符合“标尺”,择有弃无,以用最少时间达到最大效率。


以及我还要说一下笔记的重要性。史论,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前期是基础学习和泛阅读阶段,这时候或划线或摘抄概括,记下符合考研“标尺”的所有内容,得到第一遍笔记。做完所有书目的第一遍笔记,进行第二遍笔记的整理,这一步主要是把相关联的笔记结合起来,分类记忆,并尝试把笔记按某种顺序(时间轴/包含关系等)稍加整理,目的是为了最终记忆更有条理并高效。


做笔记应建立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前提上,将其再以简练,充分的句子描述摘抄。只有理解了内容,才明白自己在写什么,才能在考前冲刺时背住笔记。


坚持


坚持便是执行力的体现。这个大概是大多数人的弱点。所以考研前期,就可以开始培养连贯学习的状态。从9月份开始,应该就要进入高强度学习状态了。


对于坚持要区分每日的总学习时长和有效学习时长。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总学习时长感动。我从9月中旬到12月份,每天伏案学习13小时以上,但是有效学习时间大概只有10小时。我个人对其理解是:有效的从材料中学习并思考的时间。如果眼睛正看着书,脑子却不知道想着什么,看了一段回头又看一遍,这个就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算不上有效学习。


坚持需要有缓冲区。我大概在三四天的高强度学习后,有一两天会疲劳。这时学习的效率会下降,会出现烦躁情绪。这时就尝试减压,我会拿出一两小时做一些运动或听歌看视频或玩玩休闲游戏,不建议一天都拿来休息,因为可能造成学习状态的断层,需要重新花时间接入学习状态。(PS每次玩完后会感到很愧疚,然后赶紧逼自己学学学,把玩的时间补回来,这也不失为一种激励手段)


行百里者半九十,考研前的半个月大概是最难熬的时候,也是大部分人心态爆炸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情绪,确保每天都有效率的学习。可以在墙上贴便利贴自我暗示,可以给完成任务的自己一点奖励,方法很多,自己挖掘。



运气


运气是门玄学,但在考研甚至生活中都是存在的。运气的作用是把心态放好,获得好运的前提是足够努力,我也一直坚信这一点。


复习过程中的运气成分,体现在对考研的理解也即前文所说“标尺”是否正确,这影响到复习过程中自己的取舍和方向。也体现在获得的帮助,资源,指导。甚至体现在所做的每个决定。


但运气说到底也仅仅是锦上添花。不少人会寄希望于考试时自己状态爆棚或压中题目而减少本应做的复习量,据我所知有这种想法的大部分没能成功上岸。所以侥幸心理,实属下策。


保持好复习的心态,分辨利弊,做好应该做的事,其他的就不要想太多。


小站为你们整理了

考研资料大礼包


(部分资料预览)


图片


保存图片到手机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考研小站

发送关键词“考研资料”

即可获得资料包哦~


图片

相关文章

上岸公式:心态+方法+坚持+运气=成功

小站整理 2020/11/16

相关文章

热门资料

热门院校

周排行榜

月排行榜

正在开发中,敬请期待...